無紡土工布的制作工藝與發展
工藝
1、儲存、運輸和處理土工布:土工布卷在安裝展開前要避免受到損壞。土工布卷應該堆放于經平整不積水的地方,堆高不超過四卷的高度,并能看到卷的識別片。土工布卷必須用不透明材料覆蓋以防紫外線老化。在儲存過程中,要保持標簽的完整和資料的完整。在運輸過程中(包括現場從材料儲存地到工作地的運輸),土工布卷必須避免受到損壞。 受到物理損壞的土工布卷必須要修復。受嚴重磨損的土工布不能使用。任何接觸到泄漏化學試劑的土工布,不允許使用在本工程上。
2、土工布的鋪設方法
用人工滾鋪;布面要平整,并適當留有變形余量。
長絲或短絲土工布的安裝通常用搭接、縫合和焊接幾種方法。縫合和焊接的寬度一般為0.1m以上,搭接寬度一般為0.2M以上。可能長期外露的土工布,則應焊接或縫合。
土工布的縫合:所有的縫合必須要連續進行(例如,點縫是不允許的)。在重疊之前,土工布必須重疊最少150mm。最小縫針距離織邊(材料暴露的邊緣)至少是25mm。
縫好的土工布接縫最包括1行又線鎖口鏈形縫法。用于縫合的線應為最小張力超過60N的樹脂材料,并有與土工布相當或超出的抗化學腐蝕和抗紫外線能力。任何在縫好的土工布上的“漏針”必須在受到影響的地方重新縫接。 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在安裝后,土壤、顆粒物質或外來物質進入土工布層。 布的搭接根據地形及使用功能可分為自然搭接、縫接或焊接。
發展
國外對土工布的應用早在60年代就已開始,美國是世界上土工布消費量最大的國家,它在90年代初對其年用量就在3億平方米以上,近幾年用量達到7億平方米。歐洲和日本的土工布也得到較快發展,歐洲土工布近幾年的年用量也在4億平方米左右,其中紡粘法非織造布占非織造土工布的60%左右;日本在90年代中期以后對土工布的應用有顯著的增長。日本非織造土工布中以紡粘法用量最大,約占非織造土工布總量的60%,而且主要是PET紡粘布。
我國的土工布起步于80年代初,但當時的用量極少,只是試驗性的應用。直到1998年特大洪水引起政府的重視,建筑部門把對土工布的應用列入到設計規范中去,并制定了相關的國家標準,土工布才真正得到重視和發展。我國土工布的用量已超過3億平方米,非織造土工布占總量比重達到40%左右。我國土木工程建設具有巨大潛在市場,其潛力決不低于美國用量的7~8億平方米。專家測算,我國土工布在今后15年仍將以雙位數增長,其中增長速度較快的是PET紡粘長絲土工布。
在“十五”及至“十一五”計劃期間,我國規劃在水利、電力、交通、環境保護、江河治理等各項工程上的投資巨大,包括水利建設、南水北調工程、電力投資、公路和鐵路建設、環境工程建設,還有港口、機場、垃圾處理、江河湖海治理、治沙等等工程,投資計達上萬億元。中國在今后10年或更長時間,將會有更多的基礎設施工程要建設,對土工布的需求也將會越來越多,中國將成為世界土工合成材料的最大營銷市場。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,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。